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区域性,包括民族内部的区域性和民族间的区域性。民族内部的区域性是指一个民族内部不同支系、不同地区闻除了共同性特征外,还具有各自的特点;民族间的区域性是指各民族间除了鲜明的个性特征外,还具有跨民族、超时空的区域性共同特征,一定区域(有的不一定是连续的空间)内诸民族服饰的质地、款式、色泽或工艺过程等往往还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属于同一服饰文化类型。
在我国各民族中,民族内部的区域性是比较普遍的,尤其是人口多、分布区域又比较广阔的民族。由于各地区地理经济条件、生活习惯及受周围民族影响程度的不同,虽总体上属同一民族文化范畴,但在某些方面仍产生了一定的差异性。就拿藏族来说,从质料上比较,农区的藏袍多以羊毛织成的氆氇为原料,而牧区的多为羊皮袍。从款式比较,西藏地区的藏袍短些,而青海地区的藏袍一般都比较长一些。女式藏袍比身体还长,穿时,得先用头部顶住衣领,然后束腰,最后放下领子,让长出的一截成了“口袋”鼓在胸前。如果综合分析,藏族的服饰可分为卫藏、康巴、安多哇三大类型。卫藏类又可分为拉萨型、工布型、日喀则型、阿里型;康巴类又可分为昌都.型、稻城型、嘉戎型、木里型、迪庆型,安多哇类又可分为海周牧区型、海东农区型、若尔盖型、华锐型、白马型等。如再细分,还可分出许多不同的式样,如迪庆型中就可分出中旬式、格咱式、塔城式、巴西式、东旺式、浪都式等,几乎县与县、乡与乡之间都有不同
之处;苗族是一个比较大的民族,由于人口多,分布区域广泛,所以服饰的区域性差异更大,不下百种。仅从大的差异看,即可分为黔东南型、黔中南型、川黔滇型、湘西型以及海南型等五大类别。黔东南型主要流行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都匀、荔波、三都、安龙、贞丰、兴仁、广西三江、融水等地。绣花交领对襟或右衽上衣、百褶裙、众多的银饰是妇女服饰的主要特征。但上衣的样式,、刺绣的花纹图案、裙子的长短、银饰的多寡与形制又有比较大的差别,如百褶裙,有的长及脚面,有的短至腿根。若细加区分,可达三四千种之多;黔中南型主要流行于贵阳、贵定、龙里、平坝、惠水、安顺、平塘、紫云、罗甸、望谟和云南丘北、文山,麻栗坡和广西隆林等地。其特点是女装以交领对襟衣、中长百褶裙、包头帕较为普遍。服饰工艺以挑花、镶补、蜡染为主,又可分为罗泊河式、贵阳式、安顺清镇式、麻山式、紫云镇宁式五大类二三十种类型;川黔滇型主要流行于川南、黔西、黔西北和滇东北、桂西北及昭通、楚雄、彝良等地。这一地区的特色是以麻布为主要衣料,服装色调较浅,蜡染工艺使用得较为普遍。根据各地的不同特点,又可分为古蔺式、威宁式、昭通楚雄式等;湘西型主要流行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四川秀山、酉阳,贵州松桃,湖北的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妇女多上穿圆领大襟短衣,下着宽脚裤,包头帕。
衣之环肩、襟边、袖口及裤脚边缘镶绣花边装饰。服装差异较小,但也可分为七八种之多。海南型主要流行于海南岛,受黎族、瑶族服饰影响较大。妇女多穿黑色偏襟长衫,腰束红色织带,袖口、衣襟等处均饰有红布窄边,而花饰较少;下着蜡染短裙,头戴饰有花边的尖角头巾;瑶族也是我国分布最为广泛的民族之一,湘、黔、桂、粤、滇等省区毗连地带都有分布,故自古就有“南岭无山不有瑶”之称,由于长期的迁徙流动,形成了瑶族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构成了瑶族众多的支系和瑶族文化鲜明的区域性特征。据不完全统计,瑶族的支系达390多个,不同支系、不同地区的服饰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异口,不少支系往往还因服饰的特点而得名,如仅因头饰特点而得名的就有板瑶、三板瑶、大板瑶、蝶板瑶、衣板瑶、花板瑶、顶板瑶、箭杆瑶、箭瑶、尖头瑶、角瑶、独角瑶、平头瑶、白头瑶、花头瑶、红头瑶、笠头瑶、梳瑶、涂头瑶等。
民族间的区域性特征,在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中也是比较鲜明的。这种区域性特征主要是由各民族所处的经济文化类型和社会发展程度决定的。“经济文化类型是指居住在相似的生态环境之下,并操持相同生计方式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体。我国民族多,分布范围广,社会发展程度又参差不齐。根据解放前后我国各民族的实际情况,我国民族学界曾将其分为三大类型。
(1)渔猎采集型。这一类型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的森林地带和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交汇处的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一带,其中包括赫哲族、鄂伦春族和部分鄂温克族。这一类型的各民族人民均以渔猎兼采集为主要的生计方式,其特点是直接攫取野生动植物。
(2)草原畜牧型。这一类型区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青藏高原这一半月形的广大草原畜牧带。属于这一类型的有蒙古族、哈萨克族、裕固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藏族、达斡尔族和部分鄂温克族等。他们均以畜牧为主要生计方式,通过畜养和放牧牲畜来从自然界中获取农、食、住、行所需的物质资料;
(3)农耕型。这一类型区分布在从帕米尔高原东麓到台湾、从黑龙江到海南岛的辽阔地域里。除前述两大类型的民族外,我国其他民族基本上都属于这一类型区。他们基本上都以农耕为主要生计方式,通过人对自然界的直接作用来获取生活资料。
在每个经济文化类型区域内生存的不同族体,大都以一种共同的方式从各自生息韵土地上获取着类似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形成了各个区域内诸民族的共同物质和文化特点。
属于渔猎采集经济文化类型区的赫哲族、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主要生活在人烟稀少、气候寒冷的大小兴安岭及三江流域的茫茫林海和江河两岸。解放前还都保留着一定程度的原始公社制残余,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过着捕鱼、游猎兼采集的具有浓厚原始色彩的生活。独特的生息环境和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使他们只好把自己的生存和希望紧紧地依附于自然、依附于山林和江河。这里野生的动植物,如鳇鱼、大玛哈鱼、鲤鱼、鲟鱼和狍子、鹿、犴、虎、貂、野鸡及木耳、蘑菇等,就成了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质源泉。尤其是鱼兽等动物的肉和皮毛,成了他们物质生活的支柱。“食肉寝皮”便构成了这些民族及整个区域最为显著的文化特征之一。他们的服饰均多以野生的鱼皮和狍、鹿、犴等兽皮为原料,经过简单的熟制,加工成以袍式为主的服装及帽、手套、鞋靴等。保暖功能强,但式样比较单调,颜色多为光板白茬或黄色等动物皮毛本色。
草原畜牧经济文化类型区是我国历史悠久的畜牧业基地。自古以来就先后有匈奴、东胡、乌桓、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契丹等族群在这茫茫的草原上放牧牛羊、纵横驰骋。承其先民的传统和文化,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也相继形成并繁衍生息,活跃于这块绿色的历史舞台上,畜牧业生产是他们一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济形式。畜牧产品——牛、羊、马、骆驼及其肉、乳、皮毛是他们衣食住行最为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物质生活资料。食肉、饮奶、穿用皮毛制品便构成了他们的生活特点和草原畜牧文化特征。与渔猎民族相比,他们制作服饰的原料已更加广泛丰富。他们不仅能象渔猎民族那样简单地揉制皮革、制作服装,而且已能够利用人工牧养的
牲畜的皮毛进行不同程度的深加工,进而生产出更加精细、美观、实用的衣饰原料和服装产品。其服饰的区域性特征是;季节性强,冬装多以牲畜的皮毛或经过不同程度深加工的毛织品为原料,夏装多以棉布或毛织品为原料,制成宽松肥大、便于骑乘的以袍式为主的服装。男女普遍穿戴鞋靴、袜、帽等。由于布帛等各种新式面料的输入,颜色已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红、黄、蓝、绿、白、黑、紫等等,但一般牧民的冬装仍多为无布面的光板白茬羊皮袍。服装的制作工艺已较为精细,既讲究保暖实用,又注重审美效果。
农耕经济文化类型区几乎包括了西南、中东南地区的所有民族和西北地区的维吾尔、土、东乡、保安.、撤拉等民族以及东北的朝鲜族、满族等。这一区域分布范围广,自然和社会条件复杂、差异较大,所以一般又分为山林刀耕火种型、山地耕牧型、山地耕猎型、丘陵稻作型、绿洲耕牧型、平原集约农耕型等六种类型。但它们又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大多都是通过对土地的直接耕作、投入,来产出和获取更多更丰富的粮棉桑麻油等生活资料。农耕文化的特点,决定了这一区域诸民族制作服饰的原料已不再局限于动物的皮毛,而更多地采用自织、自染的棉麻土布为主要原料。适应农事活动和较为湿热的气候的需要,服装和式样也以单薄、短小、灵活的衣裤、衣裙型为主,式样繁多,上多刺绣纹样图案,工艺性强,季节变化不大。颜色较为丰富,但早期由于多用自制的蓝靛等染料染色,因而颜色多为青和蓝色,或不经煮染而保留本白色。
这些农耕民族的服饰,还有一个有别于渔猎与畜牧民族的鲜明特点,即不注重鞋帽而偏重首饰,特别是南方农耕民族更为突出。大多数民族无论男女,多赤足行走或穿草鞋。帽子很少见,大多用青布、蓝布包头。但各种银质、贝质、骨质、竹质、珠质、木质等质地的首饰却非常普遍,如银角、头花、银头牌、簪子、耳环、项圈、头圈、项链、手镯等等。这种特点,是与南方温热的气候、水田稻作的生活和丰富的物产资源密切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