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人的婚姻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连翘 发布时间:2011-11-10

鄂伦春族在婚姻缔结上,一直保持着古老的族外婚姻制。在族外婚姻制的前提下,实行的是交错从表婚。他们在长期的缔结婚姻的实践中认识到,血缘远一些,对子孙后代健康有利。因此不习惯直接从表婚,即表兄弟姐妹结婚,而习惯间接从表婚,即在堂姑母、堂舅父的兄弟姐妹间结婚。 在鄂伦春人的婚姻制度中,除上述古老习俗的遗留外,也受了不少封建的影响。如在缔结婚姻时,一般由父母包办,婚后感情不好占一定比例,因此,离婚和私奔时有发生。

鄂伦春人婚姻的缔结,有求婚、认亲、过彩礼和结婚等一系列过程。求婚:男孩到15~16岁,女孩到14~15岁,家里就要为他们张罗婚事。求婚由男方家长提出,男方父母看中了某家的姑娘,就托媒人去求婚。认亲:求婚成功后,媒人和男方的父母等带着烧酒、野猪肉到女方家,男子给女方长辈磕头,唯不给岳父母磕头。过财礼:彩礼一般是2~3匹马、两桶酒、两口野猪。

在举行婚礼的前几天,男方及其兄弟姐妹要到女方家迎接新娘。结婚之日,新郎新娘要穿精心缝制的狍皮衣服,新郎戴富有民族特色的狍头皮帽。新娘的发辫卷至头顶,象征已婚。作新房的“仙仁柱”布置一新。用对出花纹的狍腿皮褥铺床,绣着云纹的狍皮被摆在床铺的一头。床铺的里侧摆放着用桦树皮精制的箱子和针线盒。

新郎要在结婚的前一天回到自己的 “仙仁柱”。结婚之日,新娘由舅舅、伯伯、叔叔和兄、嫂等相送。父母给女儿的陪嫁,有马数匹、皮被褥、皮布衣服、桦皮箱以及手工工具等。送亲的队伍有说有笑,浩浩荡荡的前往男方家。

送新娘的队伍快到男方“乌力楞”时,新郎率领本氏族的兄弟们出来远迎。两方人马相遇时,迎亲者表示要接走新娘,送亲者则加以阻拦。最后两队人马簇拥着新娘新郎,快马加鞭,奔向男方的“乌力楞”。到“乌力楞”后,男方父母要向送亲中的新娘的舅舅、叔叔和伯伯等敬酒。

当主人把所有男女双方宾客让至座位上后,新郎新娘开始拜天地,两人面朝正南方向磕头。然后由新娘拜公婆及男方的长辈亲友。最后新娘走出“仙仁柱”。

接着酒宴开始,把预积的干柴点燃,来宾围着篝火而坐。主人把肉和酒送至客人面前,席间新郎新娘要给所有的长辈磕头敬酒,受拜者一面向新人祝福,一面赠送礼品。酒至数巡,歌声大作,有人翩翩起舞,热闹异常,直至深夜。

入夜,新郎新娘用一个碗吃“老考太”(粘粥),并用一把刀,吃一盆肉,象征永远亲密,白头到老,永不分开。

最后,由婶娘或嫂嫂铺床,并看着新人宽衣,两人盖着一床被躺下后才离去。

解放以后,鄂伦春族除了仍实行族外婚制外,很多旧的风俗都革除了。父母包办婚姻已被自由恋爱所代替,旧婚礼中那些繁琐仪式和封建成分已去掉。现在不但没有近亲婚配,相反异族通婚者越来越多。因此,鄂伦春族儿童体魄都很健康。

分享到:

上一篇:鄂伦春人的丧葬习俗   下一篇:狍肉宴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更多>>图片文章

鄂伦春族服饰
鄂伦春族的建筑
奶茶

精彩推荐

更多>>民族文化

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是由外国传入的,这些宗教都是世界性宗教,在国际上占有...[详细]

更多>>民族旅游

灵武恐龙化石群遗址位于宁东镇磁窑堡煤矿南1公里处,距银川市东南70公里。2005年4月至2006年11月...[详细]
广西容县真武阁在城东绣江北岸,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阁下有石台,称古经略台。楼阁平面矩形...[详细]

更多>>民族饮食

更多>>民族新闻

更多>>民族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