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的民间绘画作为民间美术,与固原市隆德县的民间绘画一起入选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如今,平罗县的农民画家队伍正在逐步扩大,他们农忙下田,农闲作画,已在当地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农民画,顾名思义,是农民画的画,他们在劳动之余,用画笔来描绘生活和装饰家居,所以现代农民画多由农家炕围画、锅台画、箱柜画等演变而来,是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农民画讲究装饰性,注重色彩效果,追求强烈的视觉印象。
农民画兴盛的原因
据资料考证,平罗县民间绘画起源于清代,其产生的背景是平罗县寺庙众多,宗教活动频繁。平罗县民间绘画自清代至今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成熟期,当时的民间画匠(家)多为庙宇、祠堂作画。民国年间,平罗县较有名的画匠有鲁福元、周登科等,他们以画为生,为他人在箱柜上画风景、花卉、飞禽、走兽、花瓶等。
民间画匠们在以画为生的同时,将他们的技艺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现在平罗县较有名的王洪喜、杨晓梅、张封喜等民间绘画艺人便是这一技艺的传承人。
现有农民画家50余人
记者在平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了解到,平罗县农民画从上世纪80年代逐渐崭露头角以来,至今创作农民画的农民画家已达50多人。农民画已成为平罗县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独特品牌。
农民画不仅带动了平罗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也活跃了农民的文化生活。家住平罗县高庄乡幸福村的农民画家杨晓梅说,县上经常为自己这样的农民画家举办画展,每次举办画展时,前去观看的群众非常多。农民画使农民感觉既新鲜又亲切,既能从画中找到自己劳动生活的影子,又能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不时举办的画展,不但让画家们切磋了技艺,也让他们很有成就感。
杨晓梅绘画的启蒙老师王洪喜是这些农民画家中的代表人物。如今,他被平罗县头闸镇党委聘为镇文化馆专干,还是自治区政协委员。王洪喜不但自己画画,还组织了一支当地农民绘画队伍。
平罗县民间绘画作品多次获得县、市、区及全国民间绘画展览奖项。平罗县民间绘画队伍在1998年至2006年先后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举办了7届民间绘画展览。
农民画的特点
平罗县的农民画朴实、率真、生活气息浓郁。它们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构思巧妙,饱满充实而少有空隙,用色活泼大胆、鲜艳明快,充满情趣。农民们在生产之余,拿起画笔,用热情描绘熟悉的生活,用希望展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风貌,尽情讴歌党的富民政策,抒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热爱,让一幅幅作品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勃勃生机。
有人评价这些农民画的特点是:色彩艳丽、造型夸张、构图饱满,充满了生活的热情。发源于民间的农民画十分写实,同时具有夸张、离奇的想象力。写实的造型往往加以夸张的、强烈的色彩,令人感受到民间艺人满腔热情的释放,具有一种原始的生命之美。
平罗县民间绘画是农耕社会的缩影,对于研究我国农村社会的生产发展以及民俗风情、意识形态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农民画家杨晓梅
杨晓梅是平罗县50多位农民画家之一。她每天的生活很有规律,早晨下地干农活,中午吃完饭后用两三个小时剪纸;下午干点家务和农活,晚上则是专心画画的时间。她和丈夫安长孝都是远近闻名的农民画家。今年43岁的杨晓梅过去还从事过刺绣,她最拿手的其实是家传剪纸手艺。逢年过节或是娶亲嫁女,周围的邻居们都会拿上红纸来找她剪图样,栩栩如生的喜字、凤凰、牛、羊、丰收的粮仓都从她的手上跃然而出。上世纪80年代末,她开始跟随平罗县已经较有名气的农民画家王家国和王洪喜学习绘画。杨晓梅说,自己现在业余进行绘画创作,与父亲从前的熏陶分不开。父亲去世后,对于绘画这门艺术,即使再忙,杨晓梅也不敢轻易丢掉。
她的爱人安长孝也酷爱绘画,擅长画回族人物。丈夫很支持她搞水彩画创作,夫妻二人互相切磋,互相支持,业余时间几乎都用来作画。如今,她的两个孩子都长大成人了,她有了更多的时间用来绘画。
杨晓梅的画,表现的多是春播、锄苗、秋收的劳动场景。平罗农民画的主要表现内容也集中在这些从播种、收获、节庆、婚嫁、民风民俗到娱乐休闲等农民生活、劳动中最熟悉的一幕幕j。
绘画的收获
从学习绘画至今,杨晓梅创作的画有三四十幅,有的挂在自家的墙上作装饰,有的保存在柜子里。
杨晓梅说:“这些年坚持画画,我最大的收获是能和喜爱画画的画友定期交流,接触一些有文化、有想法的人,既愉悦了自己,又能开眼界。作为一个生活在农村的人,能保持着一项自己的爱好,觉得自己还是挺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