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是一种造型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因为绘画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来塑造反映客观世界具体事物的视觉艺术或空间艺术,所以又称造型艺术。
绘画用的材料有颜料、纸、绢、布、木、石、骨等。 进入文明时代以后,我国少数民族绘画艺术有了很大发展。闻名世界的敦煌石窟,共有洞窟五百七十多个,有壁画六万平方米。上自东晋废帝太和元年(公元三六六年)开凿,下迄元代终止建造一千年中,汉、氐、羌、回鹘、匈奴、鲜卑、吐蕃等民族艺术家共同创造了这座艺术宝库。敦煌艺术是一部活的中国美术史,它融会了几个时代各民族艺术的精华,表现了旺盛的艺术生命力,为我国后世民族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同时又表现画风和技法上承前继后、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特点,因而更显蕴涵深厚、博大精彩。又如石窟寺,起源于印度,是一种傍山依崖开凿出来的佛教寺庙,简称“石窟”,有时也称“千佛洞”。东晋和南北朝时代,许多少数民族画家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墓壁画。著名的有河西走廊酒泉嘉峪关十六国墓壁画、北燕冯素弗夫妇墓壁画、北齐高润墓壁画、北魏司马金龙墓木板彩画、吉林集安句丽墓壁画、尧峻墓壁画、库狄回洛墓壁画、娄睿墓壁画等。
辽代画家在我国绘画史上也占有一定地位,阿保机长子东丹王耶律擅长画本国人物,其部分作品极富动态感被宋者秘藏。“山后契丹人”胡瑰是位多产的画家。内蒙古地区的辽代契丹人的墓壁上,也有许多优美的绘画作品,画中所描绘的游牧、狩猎活动形象逼真,神态感人。金代女真族著名的书画家有海陵王完颜亮、世宗完颜雍、章宗完颜景等。云南乌蛮白蛮的画家,著名的有唐昭宗时代的南诏王奉宗和南宋孝宗年间的大理国张胜温等。
满族王室把书画视为“家法”,因而从贵族和一般文人中培养出了一批画家。高塞、永璃、允禧、张午、布颜图等,以及麟庆的夫人及女儿、“红兰主人”蕴端女等,都是著名的画家或绘画理论家。彝族的漆器装饰画、布依族民间的簸箕画、云南纳西族白沙、束河等村镇的壁画等,都是民族民间绘画中的艺术花朵。
从民族学资料来看,绘画的载体是非常广泛的,建筑物的墙壁、板壁上、生产工具上,生活用具上、乐器上都是施展绘画才能的地方。近年代在一些少数民族间,还可以见到较原始的绘画工具。如景颇族将筷子般粗细的竹管端锤砸成绒毛状而成的竹笔;藏族的竹笔是削成竹签状的;傣族的画笔是一根细树枝;彝族的绘笔则用一撮羊毛扎就。
绘画作为一门造型的艺术,它以特定的工具和物质材料为手段,在二维平面或三维空间里,用线条、色彩、画面、形体创造出静态的借以表现生活和情感的视觉艺术形象。因其视觉感知性和空间存在形式,使它作为“视觉艺术”和“空间艺术”出现在艺术王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