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越民族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温差小、湿度大。这里的早期居民根据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创造发明了最具有民族风格和特点的干栏式房屋建筑形式。
干栏,又称麻栏、高栏、葛栏、阁栏等。干栏结构一般是指房屋建于平台(托架)之上,平台下以木柱构成底架,使房屋底面离开地面。早期的底架多采用打桩深埋柱的作法,秦汉时期也有采用以砾石垫基立柱的作法,即将木柱立于地面(基石)之上,不埋在柱洞或土中。其特点一是底部悬空;二是正脊的两头翘起,长屋檐;三是屋顶的结构作两面坡式。
南方民族的干栏建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考古报道,在浙江吴兴县的钱山漾,江苏丹扬县的春草河、吴江县的梅堰,湖北圻春县的毛家嘴,云南剑川的海门口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都商发现有属于干栏建筑的柱洞遗址或木桩遗物。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第四文化层发现有很多属于建筑物的遗迹,有“成行排列的木桩和大量的木梁、柱、地板等木板残件,共有数千件之多”。有些梁柱留有卯榫遗迹。考古专家认为,这是“干栏式木构长屋”的遗物。另外在广东、广西、湖南、四川、贵州等省区的汉墓出土的干栏式陶屋很多。云南境内青铜时代的干栏式铜屋模型的考古遗址有晋宁石寨山、江川李家山、祥云大波那等。剑川海门口和滇中、滇东南出土铜鼓文饰上,也刻铸干栏图象。出土于文山州的西汉铜鼓,有房顶鸟饰的干栏式房屋图像。出土于文山州的西汉铜鼓,有房顶鸟饰的干栏式房屋图像。晋宁石寨山三号古墓出土的干栏式铜屋模型特别典型。这座铜屋模型高9厘米,屋宇分上下一两层,上层正中略向后,是长方 形的房舍,屋顶用细长棍交叉排列。除后面外,左右及前方三面有墙。屋舍左右两端各立一根圆柱,柱头又斜出一根支柱,柱子上挂一具牛头,以显示主人的财富。屋舍三面均有栏板,栏内形成走廊,下层正面有一架楼梯。从文物图像看,此类房屋上层住人,下层养牛马牲畜。
最早记载干栏的文献是《魏书·僚传》,其文说:僚者,盖蛮之别种……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阑。干阑大小,随其家口之数。“《北史》、《通典》、《旧唐书》、《新唐书》、《太平御览》、《太平环宇记》等也有记载。南宋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记载较为详尽,他说:”民居苫茅为两重侧,谓之麻栏,上以自处,下蓄牛豕,棚上编竹为栈,不施椅桌床榻,惟有一牛皮为菌席,牛豕之秽,升闻栈罅,彼习惯之。亦以其地多虎狼,不如是,人畜俱不安,深广居民,亦多如此;《岭外代答》、《赤雅》的记载与此同。
有的学者认为南太平洋巴拉望岛上的克诺伊族人所营造和居住的那种“树上房屋”,大概就是早期干栏建筑的一种了。据报道,该族人在生产 生活中还很落后,他们衣着简单,所有男女老少,上身皆裸露,下身女性仅披一裙,男性仅于阴部挂一小块遮羞布。生产上,人们虽也学会了种植,但刀耕火种,产量极低,采集业和狩猎业在生活中仍居重要地位。他们以天然树脂作照明,以蜗牛和蜂蛹为食,用击石法取火。与此相适应的是住房简单,他们为对付当地高温多雨而潮湿的天气和热带丛林中常有的蛇虫之害,就简单地在离地面约七八米高的树杈上架木缉叶为棚,人们称之;树上房屋。
干栏建筑遗存广泛分布在我国东南地区的浙江、江西、江苏、广东、广西,中南地区的湖北、湖南,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区的古代文化遗址、墓葬中。古代百越后裔后壮、傣、水、、侗、布侬等族,古代苗瑶后裔的苗、瑶和古代百濮后裔之佤、德昂、布朗等族,今天也居住干栏。从干栏式建筑的古代分布和现代民族居住情况看,这是我国南方许多民族普遍居住的一种建筑,非百越民族所专有。但是,从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遗址就发现干栏建筑遗存看,干栏式建筑当源于百越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