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颇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其在云南的发展过程,见于文字记载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了。尽管景颇族的历史缺乏早期的文字记录,但从其历史传说中,我们可以了解这个民族曾经经历过较长的历史发展时期。
据传说,景颇族的祖先发源于“木转省腊崩”(景颇语音译),意为“天然平坦的山”。传说远古的时候,今天的景颇族、藏族、汉族等民族都是同一个母亲生下的兄弟。景颇族的祖先和藏族的祖先居住在一个地域,那里终年积雪,非常寒冷。为了寻求更美好的地方,景颇族祖先逐渐南迁。现在,在景颇族的日常生活中,老人去世后,仍然要把死者的“灵魂”送回祖先居住的地方――“木转省腊崩”。尽管是具体哪一座山难以认定,但是,可以推论景颇族的祖先有过在青藏高原生活过的历史。
根据这些传说和汉文献记载,可以断定,在远古时期,景颇族先民就曾劳动生息在青藏高原南部,后来逐渐南迁到云南西北部、怒江以西地区。这个地区,汉代属永昌郡,唐代属云南南诏政权德镇西节度管辖。该地居民包括景颇族先民在内,被称作“寻传蛮”。当时的寻传人居住在山野森林中,持弓挟矢,从事狩猎生活。继南诏、大理政权之后,元代在云南设立行省,称“峨昌”,寻传人所居地区属于云南行省管辖。随着生产的发展,景颇族各部逐渐形成察山、里麻两大部落联盟,产生了从原始农村公社分化出来的世袭贵族--山官。社会开始分裂为最初的三个等级:官种(贵族)、百姓和奴隶。等级之间界限森严,“南瓜不能当肉,百姓不能当官”。奴隶随主姓,从事各种劳役,无人身自由。15世纪初,明朝在这里推行土司制度,设立了里麻、茶山两个长官司,任命景颇族山官为长官。茶山长官司先属金齿军民指挥使司,后属永昌卫,继改属腾冲府管辖;里麻司直属于云南都司。16世纪后,景颇族大量移居德宏地区。清代,景颇族地区属清朝所设置的有关府县管辖。
千百年来,景颇族人民与汉、傣等各族人民一道,开发了西南边疆的广大山区,并为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扞卫祖国领土完整做出了重要贡献。如1870年参与击毙英殖民者间谍马嘉里的斗争,1941年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20世纪初反抗土司和国民党政府的腐朽统治等等。这些历史贡献,彪炳史册,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