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大草原纵横万里,是发展畜牧业的天然牧场。蒙古民族就是在这片广阔无垠的碧绿草原上,在悠远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自由自在的游牧生活里孕育出了独特的草原游牧文化,而舞蹈艺术就是草原游牧文化的重要肢体语言表达形式。
在跨入草原游牧文化阶段之前,蒙古人的祖先曾经生活在大兴安岭山脉额尔古纳河流域,在那里度过漫长的狩猎生活岁月,创造了富有山林狩猎文化特点的舞蹈。这种舞蹈主要是模拟狩猎对象飞禽走兽动作神态,或表现狩猎生活以及图腾崇拜对象。如:流传在布里亚特的“黑熊舞”以及流传在别处的“白海青舞”、“狩猎斗智歌”等属于这一舞蹈类型的精灵舞蹈、拟兽舞蹈、萨满教歌舞等。这个时期的舞蹈特点是古朴稚拙、简朴直白、生动活泼,带有浓厚的原始色彩。舞蹈的基本功能主要用于庆典、祭祀和自娱自乐。
9世纪中叶至11世纪,蒙古人逐渐向西迁移到草原地带,生产方式由狩猎向畜牧业转化,草原游牧文化形态的舞蹈艺术得以酝酿。1206年,成吉思汗在斡难河建立蒙古汗国,使蒙古族包括舞蹈艺术在内的草原文化得到迅猛发展。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称帝,之后建立起强大的大元帝国,使得蒙古族舞蹈在吸收了西夏、女真、南宋、西域诸国以及中原各朝各代、藏传佛教、汉地佛教的音乐舞蹈元素后趋于成熟和定型。这一时期,除了用于庆典、祭祀、自娱自乐的舞蹈,如集体歌舞《踏歌》、《阿剌来》,出征仪式歌舞《誓师仪式舞》和迎宾歌舞等外,在蒙古汗廷还制定了一整套雅乐、燕乐、祭祀和娱乐观赏性舞蹈,如《海青啄小鱼》、《十六天魔舞》、《玉海青舞》、《舞燕儿》等。元代,蒙古族还创造了一种综合性的歌舞表演形式《倒喇戏》,其特点是将歌曲、舞蹈、器乐、插科打诨乃至杂技融为一体,内容丰富,形式活泼。
北元时期,蒙古族的舞蹈艺术与元代蒙古族舞蹈既一脉相承,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前期由于战乱频繁,文化艺术严重退滞。北元中叶以后,达延汗统一蒙古各部,蒙古社会相对安定,蒙古族文化艺术继承前代艺术传统,并得以迅速发展。除了元代的舞蹈形式如集体歌舞《踏歌》、宴席歌舞《倒喇戏》重新盛行外,还产生了一些表现畜牧生产劳动的歌舞,如《孛尔吉钠舞》,以企盼牲畜繁殖,畜牧业欣欣向荣。
从清代到民国时期,蒙古族舞蹈艺术继续得到传承和发展。17世纪中叶,清朝立国。清政府对蒙古采取笼络、利用和限制政策,禁止蒙古各盟旗自由往来,将蒙古各部落限制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因此,蒙古族舞蹈产生了不同地区具有相对不同特点的艺术形式,如远古舞蹈《踏歌》在布里亚特蒙古人中保存了下来,并得到发展和创新。跳《踏歌》时,“男女青年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开始时从左向右慢慢移动并唱着音调悠长的歌曲。不一会儿,舞蹈者相互靠拢,快速跳动,歌曲由悠长变为快速通常由一个老太太首先开始舞蹈和唱歌”。它同忽图剌汗“率士卒,绕树耳舞”的“迭卜先”,以及元代蒙古人“踏歌尽醉营盘晚”的集体歌舞,一脉相承,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在**教控制相对薄弱的科尔沁及周边地区民间,萨满教歌舞很盛行。萨满巫师进行祭祀、巫术仪式等表演时,将音乐、舞蹈、诗歌、杂技等民间艺术融为一体,进行灵活表演,同时遵循一系列固定宗教程序,萨满巫师在进行歌舞表演时必须有群众参与,伴舞或伴唱。一套完整的萨满舞蹈有请神歌舞、娱神歌舞、精灵歌舞、祭祀歌舞、巫术歌舞等。请神歌舞神秘幽远,娱神歌舞变化多端,精灵歌舞表现动物惟妙惟肖,巫术歌舞诡谲迷离,极富民族特点和艺术性。科尔沁及周边地区民间还盛行大型集体民间歌舞形式“安代舞”。“安代舞”也是萨满教舞蹈形式,其作用是驱鬼和治病。一场大型的安代有几十人乃至上百人参与,在萨满巫师的带领和指导下,甩帕踏足,节奏由慢变快,粗犷豪放,刚健有力。在赤峰市敖汉旗和黑龙江省伊克明安等地民间流行着一种称做“好德格沁”(汉语意为“丑角”)的歌舞形式,人们在春节期间组织起来,走村串户,载歌载舞,进行一些礼俗性表演和有一定剧情、人物的歌舞表演。“好德格沁”除继承了蒙古族萨满歌舞、宫廷丑角表演、安代歌舞的因素外,还借鉴了**教“查玛”舞和汉族秧歌的成分。16世纪后,**教舞蹈艺术在蒙古地区盛行,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查玛”舞。“查玛”舞来源于西藏**教,在蒙古地区流传的“查玛”舞经历了蒙古化、多样化和群众化的过程,成为具有蒙古族特点的宗教舞蹈。跳“查玛”舞蹈活动,一般是在寺院举行佛事活动时进行,其表演形式以大型队舞为主,也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四人舞等。舞蹈时,舞者头带假面具,在乐队的伴奏下翩翩起舞,表现一定的宗教内容。**艺术家们为了更好地宣扬宗教,感化信徒,除了“查玛”舞外还创作了大型宗教歌舞剧,例如《米拉因·查玛》、《布谷鸟传奇》等,在大型庙会上演出,通过程式化的舞蹈来表现剧情和人物。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内蒙古文化艺术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1946年,著名舞蹈家吴晓邦来到内蒙古歌舞团,成立了舞蹈组,为内蒙古培养了第一批舞蹈人才,还创作演出了《希望》、《达斡尔舞》等舞蹈。翌年,另一位著名舞蹈艺术家,内蒙古表演性舞蹈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贾作光来到内蒙古歌舞团工作。贾作光等人从蒙古族传统民间舞蹈的韵律和宗教民俗活动中提炼、丰富、发展了蒙古族舞蹈艺术,创造出蒙古族新的舞蹈语汇,创作了具有浓郁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的舞蹈,如《牧马舞》、《蒙古舞》、《马刀舞》、《雁舞》、《鄂尔多斯舞》、《筷子舞》、《盅碗舞》、《剪羊毛》、《牧民的喜悦》等。这些舞蹈表现了蒙古民族对新生活的向往和喜悦,多次参加国内外演出活动,名声大振,轰动文艺界,很快得到国内的普遍赞誉并蜚声海外,内蒙古舞蹈艺术创作由此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此后,内蒙古的舞蹈艺术事业迅速发展,民族风格日益成熟,成为内蒙古文化艺术的一个标志,出现了一大批舞蹈艺术家,主要有贾作光、宝音巴图、郭肖峰、仁·甘珠尔、乌云、斯琴塔日哈、高太、查干朝鲁、莫德格玛等。
20世纪70年代以后,老一辈舞蹈家焕发青春,新一代舞蹈人才不断涌现,内蒙古的舞蹈创作、表演、理论、教学均呈现出繁荣景象。他们创作、演出了《东归的大雁》、《森吉德玛》、《达那巴拉》、《满都海斯琴》等大、中型舞剧、歌舞剧。特别是《东归的大雁》和《满都海斯琴》在表现蒙古族历史重大题材方面十分成功。
蒙古民族的精神气质是蒙古族舞蹈艺术的灵魂,形体表演是感情的宣泄。健美豪放、动感洒脱的舞蹈动作表现了蒙古族男性的阳刚之气,而端庄典雅、舒展明快的舞蹈动作则展现了蒙古族女性的柔丽之美。舞蹈家们通过自己肩、胸、腰、臂、腕、手、腿、脚协调配合的动律,让肢体尽情舒展于无遮无拦的蓝天草原之间,为我们生动地展示着蒙古族的舞蹈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为世界舞台奉献出独特的草原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