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族划木瓦和皮筏的历史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盼 发布时间:2013-09-05

撒拉族在黄河中曾有划木瓦和皮筏的历史。木瓦是一种原始简单的渡河工具,单个木瓦状如独木舟,由长约3米的圆木凿空而成,宽仅能容人,可乘客三四人。渡黄河时,将木瓦推入水中,人坐其中,双手紧抓两沿,以保持身体平衡。桨为家用木锨或铁锨,由两个水手分别在木瓦两头划水,前面一人保持方向,后面一人奋力划水,推动木瓦前进。若河面浪高风大,波涛汹涌,就有可能发生翻瓦落水事故。因此,一般将两三只木瓦头尾并排系在一起,以使木瓦在大风大浪中保持平衡。为了协调动作,众水手及乘客都要唱起那震憾四野、铿锵顿挫的渡船号子,一人领唱,众人应合。排山倒海般的波涛,随风飘舞的木瓦,以及一望无际的蓝天组成了一幅震撼人心的画面,而那凝重嘹亮的号子声久久回荡在水面,这一切充分显示了撒拉民族与大自然搏斗时一往无前的气慨和强悍不屈的精神。

皮筏子是撒拉族历史上的一种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撒拉族一般沿黄河水而居,他们内部之间以及与其他民族的交流,经常需要通过黄河。但是就当时的技术和经济条件来讲都无法在黄河上架桥,因此他们用皮筏子作为渡河工具进行两岸之间的交流。这是一种用牛羊皮袋和圆木组合而成的渡河工具。撒拉族群众先把牛羊皮整张褪下来,然后将之晾干,以食盐和麻油搓揉,待其柔软,涂上防腐的熟桐油。除留一吹气的口子外,其余口子都全部扎紧。这种单个的羊皮袋子也可用作个人渡河工具,用时,将水手的衣服放入其中,更令人惊奇的是,有的水手在皮袋当中还容放一人,然后吹足气,扎紧口子,水手一只手将其压于胸前,另一只手奋力划水,渡到对岸。另外,人们还将类似的十几个牛羊皮袋整齐排列,绑在纵横交错的木架上,连结成一个长方形的皮筏子。渡河时,可用羊皮鼓风袋将气吹足,扎紧口子,推入水中,水手跪伏于皮筏前,以木桨划水,皮筏便可逐水而行。这种皮筏子,不仅能载客,而且也能运货。这种独特的交通运输工具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十一世纪的中亚地区,撒拉族的先民们就已经用这种工具渡河,着名学者麻赫默德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具体的史料:

Sal筏子。给数个皮囊里充上气,将口扎住,再用一个个绑缚在一起,做成个类似水上凉台的东西,然后坐在上面渡水。这也可用芦苇和树枝做。

除了羊皮筏子外,撒拉族还用木筏在黄河中运输木材、羊毛等。在交通不发达的过去,河道运输曾成为撒拉族重要的生计方式之一,也铸就了一代代的被称之为“乔瓦吉”的筏子客。居住在黄河沿岸的撒拉族男子从小在黄河边游泳长大,个个娴熟水性,而且炼就了一身的胆识和勇气。因此当内地商人到青海贩运羊毛和木材时,撒拉族水手自然在水运中占有了重要的地位。他们一到春季天气转暖时节,就把青海的木材扎成一个个木排,把羊毛、羊皮等装上筏子,在浊浪滔天的黄河中漂流至兰州、包头等地,返回时同陆路带回一些本地急需的布匹和其它日用品。从青海漂流至内地,一路山高谷深,河道百转千回,水流湍急,暗礁丛生,充满了挫折和凶险,稍有不慎就有生命危险。因此,作为一名出色的水手,不仅要有娴熟的水性,了解水道的一路变化,而且还要有超人的胆识和强健的体魄,善于随机应变,化解各种突如其来的险情。可以说他们是历史上最早的黄河漂流队。

而历史上的雄壮场面则由一位美国学者给我们作了一个非常生动的描述(十九世纪末期至二十世纪初通过黄河运输羊毛的情况):当清明过后,黄河冰冻溶化时,羊毛公司利用水路运输羊毛的各项工作就开始办理了。从上年秋天开始,羊毛象山一样首先被堆积在西宁附近的黄河两岸,等候装进皮筏之中运输。从古到今,在边境高山丛林中奔腾咆哮的河流上,皮筏子是一种最理想的交通工具。皮筏子,当地叫浑脱,全由皮做成,这些皮是从被宰了的牛羊身上剥下的。在牲畜的咽喉被切断后,首先在牲畜的后腿肉上切开一个小孔,再将空气沿这个小孔吹进,迫使牲畜的尸体鼓起来,直到尸体的皮能被剥下为止,皮被刮得干干净净后,通过密封住留在头上、前后腿上的切口,制成能膨胀的袋子,再给皮子里填上菜油和盐,再将它从里到外阴干,然后往此牛皮袋中足足装进一百五十斤羊毛,装完后,使它膨胀,再密封。一百二十个牛皮袋子被连成一排,用绳子捆在一起,再将木板或者圆木放在皮袋子上捆紧,作为船员、乘客及货物的临时甲板,象专业水手操纵的浮船一样,穿越湟水和黄河上游的浅滩,对于皮筏子来说,只是雕虫小技。

大多数船从西宁启航,沿河而下,在临近兰州时转航于黄河。来自于洮州、河州和循化的运载羊毛的筏子,从大夏河就开始了他们漫长的旅程,在永靖附近再转入黄河中。甘肃的回回船工,大多来自皋兰和导河(今临夏等地),他们操纵着筏子很快地越过许多地区而到达兰州。在这一段水路中,筏子的规模很大,五百个牛皮袋子组成的筏子可运输六千到七千斤羊毛。

现在的黄河上,国家已经修建了许多跨河大桥,已经无人真正需要抱着羊皮袋子过河了,公路和铁路的修通也不需要用皮筏子运羊毛。但是,撒拉族人民仍然怀念他们用皮筏子的情景。为了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循化县政府从2000年以来连续举办了几次用羊皮袋子漂流的比赛,村民们(甚至还有70多岁的撒拉族老汉)都踊跃参加。皮筏子已经成为过去,但是皮筏子曾经代表着撒拉族人民生活的一个时代,代表着撒拉族人民在特定自然环境下的创造力和运用科技的聪明智慧。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在循化的举行,更是将中国撒拉族的故乡隆重推向了世界。

分享到:

上一篇:中国撒拉族历史   下一篇:撒拉族历史起源介绍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更多>>图片文章

撒拉族历史

精彩推荐

更多>>民族文化

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是由外国传入的,这些宗教都是世界性宗教,在国际上占有...[详细]

更多>>民族旅游

灵武恐龙化石群遗址位于宁东镇磁窑堡煤矿南1公里处,距银川市东南70公里。2005年4月至2006年11月...[详细]
广西容县真武阁在城东绣江北岸,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阁下有石台,称古经略台。楼阁平面矩形...[详细]

更多>>民族饮食

更多>>民族新闻

更多>>民族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