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武术历史渊源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连翘 发布时间:2012-04-10

相传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勇武并精于剑术。《穆罕默德的宝剑》一书,在广大回族人民群众中早巳传播很广,并有不少模仿练习者。穆罕默德还曾经给勇士哈立德赐名“安拉之剑”。回族人由于严格遵守穆圣的言行,因此,回族群众认为练武功自卫是“逊乃提”,是圣行。

唐玄宗天宝14年,历史上暴发了“安史之乱”。在广平郡王做、名将郭子仪的拥戴下,唐肃宗在今宁夏灵武即位。次年,即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唐王朝向"大食"(今伊朗)借兵,联合反攻“安史之乱”的叛军。“大食”军队和唐军一道平息了“安史之乱”,“从凉鄯而收两京”。平息“安史之乱”后,在唐王朝天于的恩准下,部分"大食"士兵获准驻兵长安。今天,山东冠县的查拳就是源自大食国将领查元义(又名查密尔)的“身法势”。

在清朝,回族人民与各兄弟民族在一起,为建构和发展完善中华民族的体育体系作出了卓越贡献,而回族人民的贡献主要在武术、摔跤和与之相关联的一系列项目上。正因为如此,比之明代人广为传言的“回回识宝”来,清代人对回族的认识显得更深入了一层,有了一句乾隆众所周知的“中土回人,性多拳勇,哈其大姓,每多将种。”的评价。这八个字出自乾隆之口,代表了当时满汉朝野人士的普遍看法,可以说是一个社会共识。

回族好武的原因是还可以追溯到回族在形成时期的先民,其中有大量属于从军的中西亚人,元朝回族人被编入“探马赤军”,为适应战争的需要驻防在全国各地,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经常练习骑马射箭,使枪弄棍。元末以朱元璋为首的农民起义部队中,就拥有一批骁勇善战的回族将领。

历史上兵荒马乱的时代很多,再加上受到统治阶级的压迫,回族人民感到力单势薄,于是就养成了尚武、任侠、团结的习俗,并把练武作为抵抗各种压迫的重要手段,由此形成了回族人热爱武术运动的习俗。回族的武术种类很多,历史上曾经被称为“昆仑派”,是我国四大武术派别之一。

近代的回族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革命家,军事家,比如:马本斋、白崇禧、马骏等等,也与回族尚武的精神息息相关。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回族群众研练武术的热潮一直保持并不断上升,正因为有一个宽广而坚实的群众基础,所以回族武术家群体的整体水平仍然呈上升趋势,这也表明了回族对自己传统文化的执著和珍重。可惜“文革”时期,回族的摔跤、拳击等武术遭到禁锢,但是民间喜好者仍然坚持练习。

当代,习武是回族人振奋精神、强健体魄的重要方式。历史上一些只流传在族内技法丰富、风格独特的武术种类,也逐渐风靡拳坛,为各族人民所喜爱。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武术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中国回族武术,同其他文化一样,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中华武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回族武术内容丰富,门派繁多,包括各种拳术、器械、对练,既有中华武术的传统项目,也有富于独特风格的本民族项目。它们都是在吸收其他民族武术精华的基础上,将中华武术各门各派融会贯通,结合穆斯林的社会生活实践和风俗习惯,经过多少代人的努力钻研和实践,逐步形成、丰富、完备和发展起来的。回族穆斯林武术现正面临着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它已从过去封建社会中卫族、卫教、卫身手段变成增强人民体质、增进民族团结的一项正常体育活动。群众性穆斯林武术活动的普遍开展,武林专家的著书立说,标志着回族穆斯林武术已经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水平。

分享到:

上一篇:回族武术(拳术)   下一篇:回族武术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更多>>图片文章

沙河藤牌阵
回族武术 综合拳法
回族武术 心意六合拳
民族武术 通臂劈挂拳

精彩推荐

更多>>民族文化

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是由外国传入的,这些宗教都是世界性宗教,在国际上占有...[详细]

更多>>民族旅游

灵武恐龙化石群遗址位于宁东镇磁窑堡煤矿南1公里处,距银川市东南70公里。2005年4月至2006年11月...[详细]
广西容县真武阁在城东绣江北岸,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阁下有石台,称古经略台。楼阁平面矩形...[详细]

更多>>民族饮食

更多>>民族新闻

更多>>民族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