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深重的苗族在縱跨數幾千年曆史的大遷徙中,形成了如分佈在黔、湘、滇、川、桂及海外與其他民族大雜居小聚的格局。值得稱讚的是,苗族同胞在吸納他民族先進、優秀文化的同時,始終保持自己本民族的傳統文化。遺憾的是,由於頻繁地遷徙,長期處於動蕩之中,苗族沒有可供通讀的文字,形成了這個民族的宗教、文化、藝術與情感表達方式有別於其他民族。有人說,苗族服飾承接了傳承苗族文化的職責,成為傳承苗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傳統的苗族服飾被喻為“穿在身上的史書”。不過,我們認為,苗族服飾上的繡片才是再現苗族歷史文化的有型載體。
誰說苗族沒有文字,文字不就是一種符號嗎?苗族的歷史、文化、宗教、藝術與情感等等,苗族用自己特有的符號通過苗族婦女的智慧、靈巧的雙手“刻”印在各種不同的服飾上,子子孫孫就通過刺繡傳承祖先遺留下來的歷史文化及刺繡技藝。可以說,苗族刺繡當屬最豐富、最原始、最富內涵、最能再現苗族歷史、文化、宗教、藝術、情感及審美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有型載體。
有人認為,苗族是靠口頭文學傳承,沒有文字的苗族人民將歌唱當作“無字的信史,世代口耳相傳”。除此外,我認為刺繡同樣可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