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筒琴,佤族敲击体鸣乐器新品种。在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文工队和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文工队常用。
勤劳纯朴的佤族人民,聚居在阿佤山区,这里山高林密、水草丰盛,人们放牧时,为了便于寻找牛的踪迹,便在牛脖子上挂一个用竹筒制成的竹牛铃,当竹筒摇动时便会发出音响。19 80年,沧源佤族自治县文工队的音乐工作者在竹牛铃的启示下,制成了竹制体鸣乐器的新品 种——竹筒琴。
用毛竹制作,将长短、粗细、音高不同的十个竹筒,每个竹筒为三节,在中间一节的两侧、 两竹节间,竹筒琴各开一条长方形音孔 ,竹筒的两端开榫,按一定音列顺序,分别穿入两根较长的 毛竹筒中,排列呈梯形,高音在上,低音在下,平置于木制琴架上。演奏时,奏者两手各执一根木棰,敲击在开有音孔的竹节上。发音清脆、响亮。按五声 音阶定 音,音列为d、e、g、a、c1、d1、e1、g1、a1、c2。另外两根长竹筒,可用作击节和乐。已用于独奏、合奏或为民间歌舞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