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建筑是民族历史文化的一种载体,佤族的传统民居建筑体现了佤族文化的丰富内涵。
建筑,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体现了一定时期、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综合反映了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不同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民族文化习俗及生存环境,是形成不同民族建筑、地方建筑风格的重要因素。
佤族建筑文化是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佤族人民长期生活在山区,其建筑风格较能适应山地居住。民族的创造性是非常伟大的,佤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摸索创造出了适应山地居住的特有建筑:“干栏式”和“落地式”竹楼。佤族人民长期处于刀耕火种的时期,也常因气候、地质等原因需要迁徙,加之民居建筑材料极易获得,因而搭建较简单,每隔3至5年就要重建。不过,这种建筑既可抵御虫蛇侵害,又可防潮防湿避洪灾,由于材料和结构的原因,还利于通风散热。因为这种建筑外形呈伞罩锥体,被人形象地称为“孔明帽”和“鸡罩笼”。屋顶用草片铺盖,屋角装饰交叉角,远看如大葫芦顶上插两支小牛角,形如古代的军师帽子而获“孔明帽”之美名,其伞罩锥体的外形顶部呈弧形,是葫芦形与塔形的完美结合,其结构为中国少数民族民居所独有,屋角的图腾崇拜装饰的交叉角也为中国民居建筑中未见。
佤族村寨一般建在背山朝阳的山坡上,建盖时间一般选在每年的9月左右,据说这一时期采集的建筑材料不易蛀虫。建筑材料有竹子、木料、茅草等,平面布局多为椭圆形。分为两层,底层作圈养家禽及堆放杂物用,上层住人,内隔2至5间不等,有卧室和客厅,客厅内设有火塘。墙壁和地板多是木制和竹编,因窗口较小,室内光线阴暗。屋外有一晒台,供晾晒谷物和衣物用。外墙多用竹席围成,利于通风散热,非常适宜当地气候。其结构多采用人字木架,屋顶多为歇山式或四面坡,利于泻走雨水和增加散热面。这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廉的建筑,与亚热带的山野丛林环境相融合,风格古朴、粗犷,具有浓郁的原始韵味。
“干栏”一词,本来是古代南蛮(百越后裔)对其住房的自称,是古人类巢居的延伸。上世纪60年代在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发现的崖画中就有巢居图样,图中有一棵大树,树上盖有一间简单屋舍,像一个大鸟巢,这便是“干栏”式建筑的“母体”。
佤族民居建筑让人看到了古人类巢居的影子,是民居建筑的“活化石”,在历史文化研究和旅游资源开发中,都值得给予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