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是蒙古族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传统医学。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蒙古族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也是一门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医学科学。在诊治疾病中具有药量少、疗效好、经济简便等特点。
16世纪有影响的《医病要支》是当时蒙医内科学的最初著作,到了18世纪,蒙医名医伊喜巴拉吉尔著的《百露医法从新》一书对《医病要支》疾病类型进行了系统整理和详尽的解释,增添了一些识病、诊病的新内容,是当时一部有影响的蒙医内科学专著,该专著论点论据明确,实用性强,对当时的蒙医内科学是一个促进,也代表了当时蒙医内科学的发展水平。很适于当时蒙古地区的特点,所以在内科疾病方面的内容,也不同于藏医学。书中专题论述了寒症,对肝病从5个方面加以解释,对病症的本质分为色如、希拉、虫三种,该书还进一步总结多年的医疗经验,编写出适合当时内科学发展的《甘露点滴》和《甘露之筵》二书,阐明了“六基症”、“十要证”理论,他的医学思想在当时不但充实和丰富了内科学的内容,也为蒙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