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医儿科常见的疾病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覃金娥 发布时间:2015-08-21

小儿白口疮

别名:雪口。

定义:小儿白口疮是指口中和舌上布满一层白色点膜,刮之不去,其状如鹅口,色白如雪,重者可出血。

病名考证:多见于初生儿或早产儿;属中医“鹅口疮”范畴,现代医学研究为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

主症:口中或舌尖出现粟米大小的白色小疮。初起多见于舌尖,或口两侧,四五天后散布全口,可融合成片。重者向咽喉处蔓延,小儿不吃奶,吃奶后干呕,哭啼不休,烦躁。舌苔白腻,指纹淡。

辨析:小儿正气不足,寒气人口,与口中浊腐混杂,则出现小疮,扩展融合成片,溃烂,流水。故小儿不吃奶,烦躁,-哭啼不休。寒气人肚,影响肚肠功能,导致吃奶后干呕。口中浊腐混杂,则舌苔白腻;寒气人内,则指纹淡。

治法:赶寒败毒。

方药:内治:1)白芷、钩藤各10g,水煎服,每日3次。2)海金沙根8g,麦冬10g,三月泡叶5g,苏叶10g,地虱母8个,水煎服,每日3次。

外治:1)满天星5g,地虱母10个,焙干,研细末,小纸筒一端放少量药粉,医生用口从另一端将药吹到患处,每日2~4次。

2)细鱼辣树叶5g,麻柳树叶5g,五爪龙5g,大路黄5g,铁马鞭5g、白蒿5g、三月泡汁5g,韭菜苑5g,焙干,研细末,加梅片3g,适量吹人患处,每日3次。

3)鲜药克马草、水蒿、三月泡叶各10g,捣烂,贴敷后颈窝,每日1次。

4)天青地白小草20g,捣绒,与淘米水浸泡,擦疮面。

5)板蓝根15g,煎水,反复涂搽患处。

6)獐子皮毛,烧成细灰后撒患处。

7)经霜之茄叶,烧灰,研末,撒患处。

分享到:

上一篇:土家医外伤科研究的范围   下一篇:土家医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更多>>图片文章

土医医药沿革
土医偏方治疗胃溃疡

精彩推荐

更多>>民族文化

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是由外国传入的,这些宗教都是世界性宗教,在国际上占有...[详细]

更多>>民族旅游

灵武恐龙化石群遗址位于宁东镇磁窑堡煤矿南1公里处,距银川市东南70公里。2005年4月至2006年11月...[详细]
广西容县真武阁在城东绣江北岸,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阁下有石台,称古经略台。楼阁平面矩形...[详细]

更多>>民族饮食

更多>>民族新闻

更多>>民族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