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藏医催吐法是服用催吐药方,使宿食或毒物随呕吐排出,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方法。成书于公元8世纪的藏医经典《四部医典》中,有专章论述。14世纪,藏医北派强巴·南杰札桑及南派舒卡·年姆尼多吉等诸多历代藏医名家,均有详尽叙述,是一种经久不衰的常用疗法。
【疗法介绍】
一、操作方法
1、术前准备
分缓准备和急准备2种。具体方法同泻下法术前准备。但是,对急性的食物积滞,或因饮食不当引起的胃中不适、培根病、木布病郁结于胃部,常食油脂而腹中油脂较多患者,可以不行术前准备,直接服引吐剂。
2、催吐法
(1)方药:主方为卵叶橐吾、刺参、喜马拉雅大戟。以上3味药,须采挖生长于沙土地,春季发芽时的全根。剂量,赤巴偏盛患者卵叶橐吾为5份,其它两种各为3份;培根偏盛患者刺参为5份,其它2种各为3份;病邪在胃下部患者喜马拉雅大戟为5份,其它2味各为3份。配以水菖蒲、光明盐、荜茇各1 份共研细末。加减方为食物不化者,主方加干姜1 份。有隆病者加无患子。赤巴病者加木鳖子。痞块积聚者加短尾铁线莲。中毒症即铁棒锤中毒、肉中毒在胃中还未成熟者,化合毒等加白草乌。腹内有脓及坏血者加短穗兔耳草,肺部疾病加甘草少许。此外,其它疾病 如必须用吐法者,可酌加各该疾病相应的药物。
(2)服法:宜在清晨空腹服药。眼药后即行漱口,不可讲话,穿暖衣服勿使着凉,蹲坐。服药后立即欲吐者,须抑住回吞数次,然后方可吐一,以便将病邪全部消除,但回吞一般以3次为宜,不可过多,否则将有病邪下陷之弊
(3)催激法:施术后只呕吐出所食食物或少量毒物者,需要用卵叶橐吾、刺参、喜马拉雅大戟、水菖蒲、光明盐、荜茇各等份研末,开水加少许光明盐交错内服。此法还不能催吐时,则鸽子羽毛或用手指探喉,便可吐出。吐势强弱、快漫决定于体质 强弱。体质病势强者, 催激药和开水轮番催激多次,直至完全吐出为止。体质病势弱者,催激适可而止,不能连续过度。总之,以体质强弱和病势轻重来决定催激次数。
(4)效果标准:呕吐次数8次为上等,6次为中等,4次为下等;吐物颜色以水样液为上等,胆样液为中等,痰样液为下等。吐物之量, 2L为上等, IL为中等,0.5L为下等。
3、术后处理
术后,有时因呕吐剧烈或药力过大,引起呕吐不止,零星隆飙扬,胆汁逸出,吐出大量胃粘液,肺出血,药物精华窜入目中等不良反应时,须采取如下措施处理。
(1)零星龙飙扬:证见头痛,特别是太阳穴部位疼痛、空呕、神志昏迷、身体沉重、视力模糊、耳鸣等。治宜于百会、太阳穴、后囱、锁骨、脊椎、前胸、膻中、足心、四肢关节等处用酥油加肉豆寇末涂擦按摩,热敷,烟熏。饮牛羊附骨汤。
(2)胆汁逸失:症状为呕吐黄色液汁。治宜以藏茵陈、波棱瓜子、止泻木子,红花、苦菜、熊胆、紫草茸、酋草、山矾叶煎汤内服。或用石榴子、熊胆、红花各等分共研末内服。如果还不能制止,则于'赤巴霞仁\'放血。
(3)培根木布之海泛滥:证见呕吐出血、胆汁及烟色汁液。宜用亚大黄叶、水底石、铧铁冷敷。或用亚大黄叶、山矾叶,扁叶珊瑚盘水煮后外敷。或将芜荽子、红花、石灰华、熊胆、“布胁泽”研末,冷开水冲服。
(4)肺血管决破:证见呕吐血液。宜立即用熊胆、朱砂、豌豆花、大黄、白糖,共研未,内眼。将紫草茸、茜草煎汁,加红花、石灰华、甘草、肉桂、豌豆花、熊胆研未,冷却后内服。
(5)药物精华窜入目:证见呕吐时头痛、双目发赤。治宜鼻尖、额脉放血,并在面部冷水喷激。
4、善后调理
基本与泻下法相同。此外,对隆偏盛患者,饮以米粥或糟粑 汗加少许炒过的盐、淡茶,以补滋身体,还能压抑龙生,排除体遗药和遗留病邪。然后逐渐进食稠一点的米粥麦粥和肥肉汤等。为了息灭风势和杀灭头虫,宜用安息香、香附等份拌入新鲜酥油,放入烬火中烧烟熏鼻。并饮眼光明盐水1 碗,日饮2次,以清除药物余力。
【疗法评析】
一、适应症
凡属食积不化,剑突痞瘤,胃铁垢症,中毒症,急腹痛,血、胆降于胃症,头部疾病,胃内虫病,食欲不振,灰色培根和紫色培根降于胃中等症,均可用吐法。
二、禁忌症
体质虚弱、小便癃闭、眼病障翳、痔疹、肉类中毒严重者,肠内寄生虫病,以及年龄过老、小儿、孕妇、隆病患者,皆不宜用吐法。
三、优缺点
如催吐法恰当,则术后神志清醒,精神振奋,食欲增加,口味香郁,鼻涕及痰液等排泄物清洁不浊。如果吐法失当,则出现一些反应和弊病(见上述术后处理)。
四、原理探讨
《四部医典》中说:“由于培根、赤巴、隆等失调,能化培根(主磨碎腐熟食物)不能发挥其功能,能消赤巴(主分解精华与糟粕)等火隆(供给胃热能,促使血液生化成熟)不能在人体正常运行、产生不消化症。由此,胃中培根激增,胃涎阻塞隆(风、气)行脉道,胃中积垢。”“糟粕与精华不能分离,糟粕流入精华的脉道,蓄积于肝脏,形成潴聚、滴漏、溃散,产生各种内科疾病”故不消化为内科疾病的病源。用吐法借助药物作用,呕吐出宿食等物,则不消化症自然去之,能化培根、能消赤巴、等火隆功能恢复,清浊分离,生化自然,疾患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