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分科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连翘 发布时间:2011-11-29

壮医分科的出现较晚,而且分科只是相对而言,并不彻底,这和中医的情况有些相似。据文献记载(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医在战国时期已出现分科,扁鹊入乡随俗,或为带下医(妇科),或为耳目痹医(五官科),或为小儿医(儿科),早于扁鹊四五百年的《周礼》更明确记载当时有食医、疾医、疡医等之分,但在其后漫长的发展岁月中,中医并不形成严格的分科制度,这大概和医学及科技发展水平有关。

由于壮医缺乏文献资料,故其分科的出现始于何时,不可能十分明确,只能根据有关线索,进行初步的探讨。

药线点灸疗法长期在壮族民间流传,是壮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疗法由龙玉乾的祖母传给她的儿子龙见宏,再由龙见宏传给他的儿子龙玉乾,该疗法起源年代尚待考查,据其在龙氏家族已流传3代以上的事实推算,至少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现已成为独具特色的壮医治疗方法。

广西德保县著名壮医罗家安,擅长壮医针挑疗法,绘制和编写了《痧症针方图解》一书。罗家安生于1901年,幼年即向当地民间医生学习有关壮医药知识,说明针挑疗法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考诸文献,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卷七“疗沙虱毒方”载:“已深者,针挑取虫子”。葛洪到过岭南,曾在广东的罗浮山及广西北流县勾漏洞炼丹多年,有的说曾做过勾漏(今广西北流)县令,其记载的以针挑疗法治疗的“沙虱毒”,与恙虫病生活形态、发病情况、临床特征等较符合,而恙虫病主要流行于气温与湿度较高的热带与亚热带,本病在我国主要流行于福建、浙江、广东、广西、云南和台湾等省区,葛洪曾到过恙虫病流行地区,故所记治“沙虱毒”的针挑疗法,似与壮族先民有关。宋代的范成大于乾道八年(1172年)至淳熙二年(1175年)任静江府(今广西桂林地区)知府兼广南西路(今广西)安抚使,所撰《桂海虞衡志》对广西的壮、瑶、苗等少数民族社会的历史及生活习俗,均有较详细的记载。关于针挑疗法,《桂海虞衡志》曰:“草子,即寒热时疫,南中吏卒小民,不问病源,但有头痛不佳,便谓之草子,不服药,使人以小锥刺唇及舌尖出血,谓之挑草子。”这是针挑疗法与壮族先民有关的不可辩驳的事实,据此壮族民间的针挑疗法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也就是说,这种疗法能够成为专科,是有深厚的基础的。

壮族地区古时山高林密,毒蛇猛兽出没其间,壮族先民在这种环境中生活,外伤和毒蛇咬伤是常有之事,壮医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治疗外伤和毒蛇咬伤的丰富经验,所以壮医在外伤和蛇伤方面,早就出现了分科。如广西天等县民族医院张国宁老壮医,家传蛇伤药“双龙胶囊”(现名),据说已有4代,药由龙衣、地龙各等量,分别研末,分装瓶内备用。凡被毒蛇咬伤者,先用上两药各等量开水送服,继用土半夏根捣烂外敷伤口周围,效果很好。

分享到:

上一篇:壮族人的保健方法   下一篇:壮医理论萌芽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更多>>图片文章

壮医指诊
壮族人的保健方法

精彩推荐

更多>>民族文化

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是由外国传入的,这些宗教都是世界性宗教,在国际上占有...[详细]

更多>>民族旅游

灵武恐龙化石群遗址位于宁东镇磁窑堡煤矿南1公里处,距银川市东南70公里。2005年4月至2006年11月...[详细]
广西容县真武阁在城东绣江北岸,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阁下有石台,称古经略台。楼阁平面矩形...[详细]

更多>>民族饮食

更多>>民族新闻

更多>>民族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