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壮族地区先民的生存环境极端险恶,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痧病的产生是无法避免的。《恭城县志》说:岭南通号炎方,气候竞异中州,一岁之间,热过半夏,秋之烦热犹剧,隆冬烈日或至挥扇,盛夏连阴即复凄凉,或可重裘,盖由二气相薄,故乍寒乍热,糜有定期,难乎调摄,易于生病也。可见,上古时代,壮族先民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生活,加以壮族先民体瘠,劳役持重,贪饮冷的生活习惯使痧病的发生成为必然。
《镇安府志》就说:天保县山深箐密,气候多乖,居此者多中虚,四时均易感冒,或晴雨偶衍即病疫流行";还说当地最畏疟疾或头痛寒热,俗称斑麻,寻常医药不能效也。
《上林县志》也说:县治逼近深山,风发于石罅,气蒸于石骨,故侵人尤峻厉,极热之际猝为寒邪所袭,少不加谨深入腠里,即有发烧、发虐及痧麻等症。这些丰富的史料足以说明,从远古时代起痧病就一直是壮族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痧病发生的客观性及防治的必要性,为人们在医疗实践中对其产生认识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