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斡尔族历史悠久,意为“耕耘者”,是达斡尔人的自称,最早见于元末明初。《蒙古源流》中提到的一个部落名称——“达奇鄂尔”据考就是“达斡尔”的汉文译写形式。清康熙初年,出现了“打虎儿”的译名,以后又常译为“达胡”、“达虎里”、“达呼尔”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一定名为达斡尔。
根据历史学家的考证、研究,达斡尔族起源于大兴安岭南麓的洮儿河。关于达斡尔族的族源中外学者有不同的说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一是蒙古分支说,二为契丹后裔说,三为当地土着说等。目前人们比较普遍认为达斡尔族人源于辽契丹族。关于达斡尔族的历史记载始于17世纪初,清朝政府把达斡尔族编入八旗,并不断派遣其镇守边关,主要集中在新疆,因而除东北外在新疆塔城还有数千名斡尔族人。新疆塔城地区的达斡尔族,是清乾隆年间在被派在塔城戌边的达斡尔族将士的后代。
达斡尔族现有人口约12万人,其中约7.4万人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及附近县,只有少数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县。
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无本民族文字。达斡尔人至今还保留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有独特的民族歌舞,喜爱打曲棍球达斡尔语叫“贝阔”,擅长制作桦树皮和柳编工艺品。烤烟和狍皮靴子的制作技术水平很高。达斡尔族过去主要信仰萨满教,少数信仰喇嘛教。对关帝的信仰崇拜在达斡尔族中也很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