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河县革东镇稿午村,苗语称“khait gud”(慨故),是一个有181户752人的苗族村寨,这个村寨古枫、古井、古石路保存完好,古风古俗浓郁,男人帅气豪爽,能歌善舞,妇女心灵手巧,人人能“织”,个个会 “绣”, 在这里人们能一睹有古典特色的全国独一无二的“水鼓舞”外,还能欣赏到做工精美,雍容华贵,璀璨夺目的苗族盛装服饰。与其他无字民族一样,稿午村苗族群众靠口头传唱和服饰艺术来记录自己的历史文化,他们将历史、祖先、故土、战争、迁徙等传统倾注于口头传唱之中,更将它倾注于图画之中。他们用针当笔、以彩线为墨,把几千年的苦难和迁徙的坎坷绣在衣裙上,绣制在服饰中的图案符号,形成徽记,世代传承,于是服饰图画艺术成为本民族传世的“无字史书”。
刺绣是稿午村苗族妇女必备技艺,她们用彩色丝线将独特、古朴、繁复和美丽的图样绣在服装上,其绣品色彩艳丽,对比强烈,设色单纯,图样取自苗族历史、神话、自然和生活题材,造型手法运用了写实或变形夸张,独具风格,手法多样,花样精美、大方,古朴而艳丽,多姿多彩,服饰上刻画的历史、人物、动物、花草等优美图案,不仅涵盖了历史,更涵盖了美术这一学科领域。衣服图案的变化规律,或等距,或对称,或重复循环,结构极为严谨,不仅体现了精湛的刺绣工艺,更体现了苗族人的几何学基础,集历史、美学、纺织、刺绣、几何学于一身,一代又一代的自然传承中,使苗族妇女成为既是苗族服饰的生产者,又是苗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人。没有文字的苗族,其历史、纺织、美术、几何学等诸多知识,均靠服饰作为载体传承。苗族服饰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服饰上动物、植物等图案,体现了苗族千百年崇尚自然、热爱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思想。
稿午村苗族群众历来非常重视服饰,特别是妇女的盛装服饰,盛装服饰的制作用料讲究,工序复杂,是他们生活的中的重要内容,一个妇女穷尽一生,也只完成几套盛装。
要制作一套苗族盛装服饰,织锦、印染和刺绣是三个必须步骤。
织锦又称织花,即以编织形成的花纹织物。织锦方法有挑织、机织、编织三种。挑织都宽锦,机织和编织只用于织些锦带。织锦方法是把牵好的经纱轴搁在织机上,再用一块光滑的竹片按照花纹需要,向经纱的一根或数根挑通,而后引进一根纬线。织锦有宽窄两种,窄的只有四、五分到二寸左右,一般是织成带子用。宽的约尺许,都是彩色丝线织成,花纹五彩缤纷,鲜艳夺目,图案多几何图形,精密细致,鲜净素雅,宽锦每天最多只能织2至3寸,作妇女衣背用。
印染,苗族的印染技术主要体现在以蓝靛和锈水等染制自织的布。蓝靛草是一种蓼科植物,茎高约二、三尺,七月开花,八月收割,是苗族染衣布不可缺少之物,几乎家家必种。靛草割回洗净,放入木缸浸泡两三天,发酵后用筲箕把残渣捞出,倒入搅拌好的石灰水,约百斤靛草加2斤熟石灰,然后用瓢将缸中水舀起又倒下,反复多次,直至缸水见蓝。一两天后蓝靛沉淀于缸底,倒掉清水,取出沉淀物放入箩筐或有缝的木桶内让清水渗出,即得膏样蓝靛备用。每百斤靛草约得蓝靛20余斤。把自织白布洗净晾干,浆一次黄豆水,晒干后放入染缸不时翻动,一天染二至三次,晚上让布晾干,第二天继续染。染了六七天之后,便将布洗净晒干,把布折起,平放石板上用木锤捶第一道。然后,再按头道方法染第二次,捶一道,浆一次牛胶水,晒干后又染一天。最后,把布放到甑子蒸2个小时左右,又染四五天,再捶蒸一二次,便得到黑中透红透亮平滑的布了。要得到一匹好布,历时约两个月。
刺绣, 苗族刺绣和印染、织锦一样,是苗族服饰制作的重要环节,与服装、头饰及银饰共同构成苗族各支系的不同风格特征和宗支徽记。同时也是苗族女性诉诸情感、理想、愿望乃至历史记忆、神话传说、图腾崇拜的艺术表现,是苗族女性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苗族妇女共同创作的一项艺术活动。她们一代一代传承,苗家姑娘们从五六岁开始便在母亲的身边学习织布、刺绣,有时还聚在一起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创新,使刺绣的技术更加精湛、图案更加精美、色彩更加丰富。苗族姑娘从小学习刺绣,一方面是要解决全家的穿衣问题,二是能表现她们的勤劳、贤慧、智慧和技艺,是她们一生必须掌握的技术,她们在出嫁时所穿的一身漂亮衣服和嫁妆都是她们亲手做出来的。
刺绣已成为一种美化生活的劳动,姑娘们精心绣制节日盛装,而主要绣制的部位有领花、肩花、襟花、背块花、袖口花、裙镶花等。一件苗族妇女的盛装,是用若干块绣有琳琅满目花纹图案的布料拼上去的,每一块绣有图案的布料,工序复杂,用料考究,上面的绣图案花纹,是先用纸剪成不同的图案,再将剪纸粘贴在选好的布料上,然后沿着剪纸图案一针一线绣上不同颜色的丝线,刺绣的手法有平绣、辫绣、马尾绣和绉绣等10余种。刺绣图案中,很多作品都含有一种潜在的象征意义,或喻富贵,或意避邪,或表生命繁衍,通过不同题材的造型表现,运用了比、兴、赋等手法,来描述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表意功能,被誉为“身上史书”和“穿着的图腾”。
完整的苗族服饰是由头饰、上装、下装及相关银饰佩件组合而成。
头饰:头饰包括银角、银扇、银帽、银围帕、银飘头排、银发簪、银插针、银顶花、银网链、银耳环等,苗族女子头戴银角,是反映出牛在苗家人心中的图腾地位,是苗族图腾文化与农耕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再加饰众多的银花及各种造型的鸟、蝶、动物入银铃组成,给人以满头珠翠、雍容华贵的印象。
上装:作为苗族形象主要标志之一,稿午的苗族服饰上装一直保持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分单、夹两种。单衣刺绣花纹简单,夹衣为盛装,花纹刺绣繁艳。为无扣有领大襟衣。穿时右襟压左襟,于两襟领末处各钉有1条小花带与腋下襟衽上的小花带相拴。前襟不刺绣,衣领用各种彩色棉纱蚕丝提花织成。衣服肩背部绣有各种图案、花纹。此外,还在衣服上配制许多银饰品,如于前襟钉有方形银牌,以银泡框牌边。左衽襟与右衽襟同,但没设响铃。背幅以红缎作底,设有不同图象的银饰方块12块,组成纵4横3和横4纵3的两幅正方形图案。每块均用银泡包边,边下吊排铃。衣袖的刺绣与肩绣相连,两袖中部外侧的刺绣花片为全身最耀眼处,衣领及两肩配有宽大的绣花边,刺绣纹样多为龙、凤、牛、人物及鱼类,色调为红色、深红色或紫蓝色为主。
下装:稿午苗族妇女的的下装是由百折裙和彩色绑腿组成,百折裙是用4幅印染好的织布拼合而成,做工精湛,在裙的中央,用丝线绣着一圈前后左右各不相同的人、马、路、山、水等图案,各种图案由前向大腿两边环至后摆,人和马的图案逐渐减少,这种图案的构思起源于古代战场,寓意着随着战争的不断继续,战死于战场的人和马越来越多,幸存下来的却越来越少,表达了苗族人民仇恨战争,渴求和平的强烈内心表现;绑腿是用五色棉纱织成条形花纹彩带,红色独多。头有红缨须,以彩带捆束,缨须悬于脚边。
银饰:绣饰是稿午苗族妇女服饰的重要部分,各种银饰为主要佩饰,绣饰和银饰构成了服饰的整体。在他们眼里,银饰不仅是避邪的神物,也因为它是贵重的东西,联想起富有,因此,戴上这些银饰,在他们自己和别人看来都是很美的,更可得到吉祥幸福。苗家少女全身上下的佩饰清一色都是银饰,重的可达 5公斤左右,其银饰种类繁多,造型奇特,工艺精致,在中国各民族中是首屈一指的。这里苗族对胸颈部位的银项圈尤为重视,制作工艺精美,主要为链型和圈型两种,是银装中的主要饰物,制作工艺考究,银匠在压制出的浮雕式纹样上錾出细部、纹样有龙、双狮、鱼、蝴蝶、绣球、花草等。银项圈下沿垂有银链、银片、银铃等。有的称其为 “长命锁”、“银压领”等,少女们从小就佩戴上,意在祈求平安吉祥,项饰形式也十分丰富,有柱式拧丝项圈,月牙形银片项圈等,下面坠有各种造型不同的银铃,行走起来,胸前一片银光,叮当作响;银手镯也是苗族银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造型不一,形式多样,妇孺老少皆然,有空心筒状型、绞丝型、编丝型、浮雕型、搂空型、篓花型、焊花型等,手镯的佩戴方式也极具特色,不以一对为限,有人佩戴多达四五对;苗族的银戒指也较为独特,戒指的戒面较宽,几乎遮住整个指根表面,戒面为浮雕花鸟或搂空花朵及绞藤等,佩戴一般须戴八枚,拇指之外,每指一枚;银衣片是上装的主要饰物,银衣片分主片和配片,主片压花,纹饰精美,用来装饰衣摆、衣背等主要部位。配片稍小而简单,用来装饰衣袖、衣襟、衣摆边等处,或者缝饰在主片排列的间隙中,起喧染及衬托作用。丰富的银饰,绚丽的花衣构成了苗族女性身体装饰的独特风貌。每逢节日,身着花衣花裙,披银戴银的苗族少女,从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展示工艺独特的民族服饰。她们以婀娜多姿的舞姿,楚楚动人的容貌,靓丽的服装和闪亮的银饰,翩翩起舞,显现出世界一流的“银角海洋”的壮丽景观。
稿午村苗家姑娘七、八岁后,就在母亲或姐姐的指导下学刺绣,十五六岁技艺成熟,得心应手。一套盛装由几十块绣有各种花纹图案的布块,缝合成一件完整的成品服饰,耗时3—5年。姑娘出嫁时,就穿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服装走进夫家。稿午村苗族妇女盛装,做工精美,雍容华贵,璀璨夺目,富有研究价值,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和亲睐,游客纷至沓来争相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