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诺族自称基诺,意为“舅舅的后代”或“尊敬舅舅的民族”,史称“攸乐”。关于基诺族的族源,在民间流传着种种传说。有的把基诺族和蜀汉时诸葛亮南征联系起来,称诸葛亮南征时有一部分战士由于贪睡而被“丢落”在基诺山,成了“丢落族”,即基诺族。又有传说称这些人后来虽追上了诸葛亮的队伍,但未被收留,诸葛亮赐给他们茶籽,命他们回基诺山好好种茶,还叫他们按他帽子的式样建房。现在男童衣背上的圆形刺绣图案据说是诸葛亮的八卦。
傣族的传说称基诺族是傣族英雄叭比沙怒的随从,叭比沙怒在北进时把这些随从丢落在基诺山,成了“丢落族”。这些传说虽不可信,但隐含着基诺族可能是从外部迁入基诺山定居的。有的传说称基诺族是从普洱、墨江甚至更远的北方迁来,途经昆明和峨山县的“没且竜”,后又辗转至西双版纳的勐遮和勐养,最终在基诺山定居。
这种基诺族北来说似乎有一定的理由。也有人根据基诺族的《创世记》和送魂路线的特点,认为基诺族发祥地就在基诺山附近,即基诺族是当地的土著。但从基诺族的语言属藏缅语族彝语支以及父子连名制等习俗推断,基诺族族源可能与彝语支其他民族一样同北方古氐羌人有关。?
有关基诺族的汉文记载始于十九世纪。道光《云南通志》卷一八七“种人”条下记载:“三撮毛,即罗黑派,其俗与摆夷、僰人不甚相远,思茅有之。男穿麻布短衣裤,女穿麻布短衣桶裙。男双红黑藤蔑缠腰及手足。发留左、中、右三撮,以武侯曾至其地,中为武侯留,左为阿爹留,右为阿嫫留;又有谓左为爹嫫留,右为本命留者。以捕猎野物为食。男勤耕作,妇女任力。”“种茶好猎。剃发作三鬌,中以戴天朝,左右以怀父母,普洱府属思茅有之。“至今基诺族男子头顶仍留三撮头发,可见基诺族即是史料中描绘的“三撮毛”后裔。?
由上述民间传说和汉文献记载可知,至迟基诺族在清代已是基诺山区的原著民族,在其漫长的族源形成中融合了其他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