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桑植洪家关自族乡成立庆典时,在县城工作的洪家关人,赠一楠木屏风给乡政府,上书“玉泉通洱海,金英漫雄关”十个金色大字,曾引起包括云南大理州祝贺团在内的各地客人的极大兴趣,无不交口称绝。因它既反映了桑植白族与大理白族同出一脉的历史渊源,又道出了两地的两个地理名称,同时暗示出该乡的洱海峪。原来流经洪家关全境的玉泉河源头有个白族自然村曾经就叫洱海峪。
洱海峪,今称海洱峪,传说当年白族先民来到这山峪,见它形似洱海,为怀念祖籍,便呼名洱海峪,后来怕招致不利相避讳人称“民家佬”、“白蛮子”,才改称为海洱峪。
登上牛角尖或梭罗界之巅俯瞰,海洱峪恰似一轮上弦月或一只耳朵,与洱海就像一对双胞胎,相似极了,只是面积没有洱海那么宽,水流没有那么大。据地质考察,这里在远古时为一片汪洋的内海,后来因地壳的升沉变迁和大自然的风化作用,水在峪口钾石层地冲开一道缺口,形成了现在的空腹峪谷地貌,各种颜色的鹅卵石处处皆见。
海洱峪,南北纵深11公里,东西宽2—6公里,四周山势壁陡,怪石峨啊,风景宜人。沿溪而上不远处有一间歇泉,每隔十分钟喷水一次,堪称自然奇观。在峪中,还有一宽阔坪塔,名“七仙塔”,又叫“七营塔”。据说,在很久以前,曾有军队在此安营扎寨。再溯溪而上,便是股股涌泉,一个接着一个流量较大的有七处,这便是玉泉河的源头七眼泉,有的叫它“七仙泉”。传说玉皇大帝曾派七名神仙下凡,先落脚于“七仙塔”,继引出七眼甘露清泉,注入玉泉河。哺育沿河居住的白族人和滋润万顷田畴。与七仙泉相遥望的是牛角尖山腰的“仙人洞”,及洞下的仙人溪以及仙人记、仙人掌等,所谓仙人洞实为一石灰岩溶洞,传说鲁班的高徒奉师命来牛角尖修庙曾下榻此洞。正在修庙时,具柳生回山路过,将鲁班高徒说服了,两人一同离开,故留下一神柱。在仙人溪的青石板上,至今还留有一个尺多长的人的脚印,人们说神仙到此,这便品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