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食俗的特点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盼 发布时间:2024-02-15

回族食俗有其鲜明的民族特点。

第一,回族主食中,面食多于米食,且面食成为回族喜爱的 一种饭,品种之多,花样之新,味道之香,技术之精湛,显示了回族人民的聪明才智。特别是北方回族几乎每天都吃面条、面片、面点等。过去面条、面片等都是不登大雅之堂的食品,但回族却B 把面食,尤其是油香、撒子、恰洛、长面等作为待客的佳品,一直发展到今天,受到了中外食客的好评。

第二,回族在饮食生活习惯中喜欢吃甜食,继承了阿拉伯地B 区喜吃甜食的风俗。在阿拉伯地区小孩生下来时,用蜜汁或椰枣抹入婴儿的口中,然后才哺乳。而回族婴儿生下来时,也有用红-“糖开口之习俗。“甜”在波斯语中叫“哈鲁瓦”,而西北回族的甜食糕点统称为“哈鲁瓦”,有的地方叫“哈力瓦”。如回族炸油香、撇子、花花一般都要放蜂蜜、红糖等。多数直接制作成甜食糕点,有 糖馅的、枣泥馅的、豆沙馅的等等。

第三,在菜肴中回族喜欢吃羊肉,对羊肉特别的感兴趣。在 整个菜肴中羊肉菜占居相当重要的地位。据说全国回族当中共有一千多种羊pei菜谱。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受伊斯兰教的 影响,忌吃猪、驴、骡、马、狗等肉,主要吃牛、羊、鸡、鱼等肉。清代回族宗教学者刘智在《天方典礼择要解》中,论述了伊斯兰教礼制有回族生活习俗创实践,明确提出“饮食,所以养性情也。”“凡 禽之食谷者,兽之食刍者,性皆良可食”,又说“惟驼、牛、羊具纯性,补益诚多,可似供食。”二是回族自元朝以来从事农牧业、饮 食业,喜欢养羊牛、贩羊牛、吃羊牛。且牛羊又宜千家万户分养。 三是羊肉不仅有食用价值、经济价值,还有食疗作用,对身体有补益。羊肉成份中含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维生素。经常吃羊肉,开胃健力,散寒助阳,益肾补虚。自古以来一直被推荐为食 疗佳品。《本草拾遗》说:“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四是,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要吃“佳美的食物”,羊比较干净,且性情 善良,羊字在中国古代代表美好。如美、鲜、善、祥等,所以回族爱‘吃羊肉正是美字本义的体现。在《说文解字注》、《说文解字》、《考工记》里,羊、美、善同意。回族爱吃羊肉,不仅认为味美,还认为吃羊肉是一种美好吉祥的象征。

第四,回族善于同其他民族互相交流学习饮食技术。回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吸收学习兄弟民族在饮食方面的技术和匍作法,同时,也把自己的一些技术传到其他民族当中。相互学习互相促进,取长补短,丰富物质生活。例如汉族吃饺子的习俗早在汉代就开始,杨雄《方言》说,“饼谓之饨,……或谓之馄”,北齐的颜之推说过“今之馄饨,形如僵月,天下通食也。”这说明汉朝和南北朝时吃饺子已很普遍。而回族在与汉族的长期杂居、交流中,学习了这一技术,只不过用清真饺子馅罢了。其制作法都是从汉族那里学来的。另外,如汉族的粽子、白斩鸡、酿豆腐、元宵、月饼、烤包子等食品,被回族吸收并不断加以改进、发展,变成具有回族特点的清真食品。湘族不少有名的风味食品也传给汉族和其他民族。如元朝回族的、秃秃麻食”、“舍而别”,明代回回人的“哈尔尾”、“卷煎饼”等”,清代回族的“豌豆黄”、“塔斯蜜”等均被汉族学习吸收。现在,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回族汉族及其他民族的饮食交流越来越密切,促进了回族饮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分享到:

上一篇:回族的风味菜肴及调制法   下一篇:蒙古族传统饮食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更多>>图片文章

彝族转转酒如何喝
土家族“打粑粑”文化
回族斋戒日和开斋节如何吃
裕固独特的饮食文化

精彩推荐

更多>>民族文化

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是由外国传入的,这些宗教都是世界性宗教,在国际上占有...[详细]

更多>>民族旅游

灵武恐龙化石群遗址位于宁东镇磁窑堡煤矿南1公里处,距银川市东南70公里。2005年4月至2006年11月...[详细]
广西容县真武阁在城东绣江北岸,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阁下有石台,称古经略台。楼阁平面矩形...[详细]

更多>>民族饮食

更多>>民族新闻

更多>>民族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