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兜与三苗有着密切的关系。欢兜,为三苗国君。认为是颛项、祝融或鲧的后代。《山海经大荒北经》云:“颛项生欢头,欢头生苗民。”“大荒之中欢头之国”。郭璞注:“欢头尧臣”,称欢头为尧臣。“欢头”,即欢兜,或作,丹朱,欢朱。邹汉勋《读书偶识》云:“五者一也,古字通用。”《史记五常本纪》云:“三苗在汉淮荆州数为乱……放欢头于崇山,经变南蛮。”这也说明“为乱”的三苗中包括了欢兜族。欢头与苗医的关系,表现在“欢兜尚赤”与“欢狸图腾”两个方面。“欢兜尚赤”,据《山海经西山经》云:“灌水出焉,北流注于禹水,其中有流赭,以涂牛马无病。”郭璞注:“赭,赤土”。禺水,是欢兜的起源地,他们喜朱红,故又叫欢朱国喜用赤土涂脸,以双人舞蹈祭神。朱红就是当地用赭土涂牛,或涂人,用以“消除病疫瘟疫”。赭,即丹砂。在苗族民间流传用丹砂。湘西一带苗族用地道辰砂预防疾病的方法,如在端午节有喝辰砂酒的习惯,还将辰砂碾未撒于房内外于的驱虫杀毒(菌)。在古代医药不发达的情况下,苗族先民用“赤土”涂在皮肤上,可避免蚂蚁、蝇纹的叮咬,藉以消除病疫瘟瘅。在墓葬时,在棺内撒些辰砂末,说是对尸体有防虫防腐的作用。在贵州黔东南一带,女子还以丹砂末擦额和唇,以表示吉祥和祭祀祖先。从“欢兜尚赤”的史料中,有人认为欢兜是:“最早发现辰砂和首先开采辰砂和使用辰砂的人”欢兜尚赤,为苗族预防医学奠定了基础。
欢狸图腾,在《山海经西山经》的黄水“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郭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毕沅解释:“江读如鸿。”即帝鸿氏。这里的浑郭正是帝鸿之子欢究,这个神物即为帝鸿的图腾化形象。正因他们喜用赤土涂脸,以双人舞蹈祭神,所以被当成六足四翼而无面目。莫山之西又有翼望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狸,一目而有三尾,名曰欢,其音如百声,是可以御凶,服之巴瘅。”郭璞注:“黄瘅病也,音旦。”瘅“状如黄囊”,相当于黄疸病或黄疽型肝炎。古代黄水河一带的浑敦人常患瘅病,是“瘅”病流行区。欢兜人认为如能吃到狸肉,便能治好瘅病。早在5000多'年前,欢兜人就已懂用狸治“瘅”病的方法,这是在医疗实践中积累的经验。